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俗話說“二十三,糖瓜兒粘”,在這一天,灶神要上天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等事宜,吃麻糖就是想讓灶神的嘴巴被糖粘住張不開,以免他把人間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帝,讓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以前的河南農村,每到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也就是俗稱的小年,家長們都會去農村集市購買一些麻糖,回到家全家人一起吃,前提條件是全家人都要在一起,這也是小年的習俗,也是祭灶的由來。其實除了麻糖,河南還有很多美食,這些美味你最喜歡吃哪一種?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洛陽 洛陽水席 “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漿面條 漿面條是洛陽最普遍的一道風味小吃,中華名小吃之一,最大的特點是易于消化。由發(fā)酵的綠豆?jié){制作而成,吃漿面條有個頗為奇特的講究,那就是越是隔天的面條越好吃。
2、安陽 安陽“三熏” 安陽“三熏”包括熏雞、熏雞蛋、熏豬頭肉。成品肥而不膩,濃香純正,回味綿長。
炒三不沾 安陽傳統(tǒng)名菜,以蛋黃為主料,配以桂花糖、白糖、粉芡等炒制而成。成品軟香油潤,不沾鍋、盤、筷,所以得名“三不沾”。
3、南陽 新野板面 三國歷史名城新野,曾因諸葛亮一把火燒出了名氣。新野板面也是一道頗具歷史淵源的地方美食,以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而享譽周邊。
博望鍋盔 鍋盔是用白面烤制的一種特色食品。外形似鍋,又類頭盔,通體白色,如生面曬干一般,直徑一尺余,厚二寸,每個重達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耐嚼耐饑,且久放不壞。
4、漯河 北舞渡胡辣湯 北舞渡胡辣湯也算是中原老字號了。起源于清道光5年(公元1828年),現(xiàn)在北舞渡的胡辣湯生意紅火,在胡辣湯市場獨樹一幟。
舞陽杠子饃 舞陽杠子饃選用精細白面揉和上百遍,并用粗木杠子反復擠壓面,然后用鐵鍋以文火蒸制而成。饃底色澤金黃,卷饃瓣潔白。吃在口中,濕潤柔筋,食之勁道。
5、許昌 熱豆腐 熱豆腐是鄢陵縣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用割豆腐刀將豆腐劃成一口吞得下的菱形塊兒放在豆腐皮上,澆上麻油、辣椒醬,豆腐皮包起放在盤子里,入口即化。
大鍋菜 大鍋菜又叫熬菜、燴菜,是許昌人最愛吃的地方菜,即便在大酒店里吃酒席,還常有客人提出,弄碗熬菜吧!
6、三門峽 大刀面 大刀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切面的刀大得出奇,此刀長3尺,寬5寸,形如鍘刀。先將面搟成一尺多寬的面皮,然后折疊成十余層,放在大刀下,切成寬細不同的面條。吃時佐以澆頭、配菜,酸辣可口。
水花佛手糖糕 水花佛手糖糕是一種外形獨特的面食,表層用面粉堆疊起泡,成品色澤紅亮,狀如佛手。吃來外酥內軟、軟而不粘、香而不膩。
7、平頂山 魯山攬鍋菜 魯山攬鍋菜是古老與現(xiàn)代精湛烹調技術相結合、精工細作的“雜燴菜”,系河南省地方名吃之一。該菜鮮香軟嫩、咸辣適口,色形兼?zhèn)?。集中國八大菜系之精華與魯山風味于一體。
郟縣饸饹面 郟縣饸饹面已有千年歷史,初以蕎麥面為面料,其加入用純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鍋湯及新鮮味美的羊肉十余種佐料,吃起來香而不膩。
8、周口 逍遙鎮(zhèn)胡辣湯 逍遙鎮(zhèn)胡辣湯是在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zhèn),胡辣湯的湯料有十多種名貴中藥材配制而成,湯香辣可口,人見人愛,還很有滋補功效。
悶糟魚 悶糟魚,俗稱"糟魚"。悶糟魚的"悶"字,是指糟魚的"悶制"之法而言。糟魚是一種群眾喜愛的傳統(tǒng)保健食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在鹿邑縣境內流行頗廣。
9、駐馬店 驛都沫糊 驛都沫糊用優(yōu)質黃豆、花生米炒香磨碎拌入小米、芝麻、粉條、芝麻葉、胡蘿卜用微火美食煲至粥狀即成。粥香味濃、口味濃香、回味悠長。
芝麻焦饃 焦饃為兒童愛吃的一種食品,類似烙饃,焦饃是在烙饃的基礎上、未搟成時,在上面撒一些芝麻粒,再用搟面杖略搟把芝麻嵌入面中后,按烙饃的做法做好即成半成品。
10、新鄉(xiāng) 封丘卷尖 卷尖是封丘縣漢族傳統(tǒng)名菜,屬于豫菜系。由大肉、雞蛋、芡粉以及各種調料制作。此菜味香而清爽利口,肉肥卻油而不膩。
紅燜羊肉 紅燜羊肉起源于新鄉(xiāng),紅燜羊肉把悶罐羊肉和南方的火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既能大塊吃肉又能喝湯涮菜,肉嫩、味鮮、湯醇。
11、鶴壁 纏絲鴨蛋 纏絲鴨蛋是鶴壁市“淇河三珍”之一,產于淇河沿岸一帶特定水域,煮熟后蛋曾黃紅色,切開后可見內有纏繞著一圈圈不同色環(huán),由外及內纏繞著中心,故名纏絲蛋,其蛋紋理清晰,口感有肉勁,味道鮮美。
??h粉皮 鶴壁特產,華夏名菜,久負盛名。產品質地細膩,晶瑩剔透,食之清爽,為賓館飯店,家庭餐桌,饋贈親友之佳品。
12、焦作 鐵棍山藥 鐵棍山藥是河南焦作的著名特產之一,已有三千年種植歷史,曾為歷代皇室之貢品,屬于四大懷藥(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的懷山藥中的極品。
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秦朝稱甘繆膏湯,漢稱膏湯積殼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特產,土貢食品。武陟油茶成名于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
13、濮陽 壯饃 濮陽壯饃是濮陽著名的小吃,熟后的成品壯饃,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香而不膩。最好吃的是羊肉大蔥的,趁熱,油不算大,但由于是死面,多吃脹肚。
濮陽糟魚 濮陽糟魚,魚肉鮮嫩,魚刺酥香,魚肉魚刺都是入口美味。多流行于豫北和豫東一帶,新鄉(xiāng)、濮陽及商丘許多鄉(xiāng)間廚師都能烹此菜。
14、商丘 雞爪麻花 “雞爪麻花”,因為形狀像雞爪才得名。具有落地即碎、香而不膩,清香純正,入口酥脆,久放色香味不變的特點。
15、信陽 羅山大腸湯 羅山大腸湯是信陽羅山的漢族傳統(tǒng)小吃。主材是豬中精品淮南豬的大腸,輔以豬血、水豆腐,配各種秘制調料燉制而成。肥而不膩,入口柔和。
信陽板鴨 信陽板鴨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菜。將鴨育肥增膘后,按照一定的生產工藝和質量衛(wèi)生標準制作而成。肉質細嫩,尾油豐滿,鹽味適中。
16、濟源 雞蛋不翻兒 雞蛋不翻兒因在制作過程中不需反煎而得名,歷史悠久、制作考究,風味獨特。
卷餅 卷餅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風俗的名點。每逢元宵佳節(jié),家家戶戶都有包制。卷餅餡有素的,有肉的,美味可口。
17、鄭州 燴面 “中國十大最好吃的面”之一,有著4000年的歷史。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
18、開封 開封小籠包 開封小籠包最有名的當屬第一樓,但是人氣太旺要等很長時間才可以吃到,且多為外地游客慕名前往。
炸八塊 炸八塊,又名八塊雞,由童子雞、雞肫等食材烹制。相傳清乾隆皇帝巡視河道駐驊開封時,曾領略過它的風味,由此聞名于世。
在河南,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灶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fā)面、 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jié)看作僅次于中秋的團圓節(jié)。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里。希望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燒,希望來年家人健康平安。河南過小年,除了麻糖,以上這些美味你最喜歡吃哪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