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就讀的大學生劉峰(化名)在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該省定點采集醫(yī)院,給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了造血干細胞,成為湖北省第47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今年21歲的劉峰來自廣西桂林,村里走出來的他有著90后的穩(wěn)重,也有90后的熱情。 幾年前,一次特殊的經(jīng)歷促使劉峰走上了獻血之路。剛上高三時,劉峰同班同學的母親病情惡化,急需用血,班上近十名同學積極組建獻血隊伍,劉峰也是其中一員。 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劉峰同學母親的病情有所好轉,在全班人面前表達感謝。 “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獻血的意義。”劉峰說。 劉峰在近4年時間里共獻了3次全血(1000毫升),25次血小板(49治療量),累計獻血總量接近一萬毫升。 不僅自己積極無償獻血,他還宣傳讓更多人加入公益隊伍中來。劉峰和小伙伴先后帶動了學校30多名同學,自發(fā)組織成立初陽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 志愿服務隊成立的同年,一次獻血過程中,劉峰看到了捐獻造血干細胞宣傳折頁以及登記表,覺得是好事,想都沒想就采集了血樣。 從加入中華造血干細胞資料庫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等待這個可以挽救他人的機會。 “因為當時還不是很了解,一年過去了沒動靜以為自己采集出了問題,2019年我又去留了一次。”劉峰介紹。 通過湖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得知,這次配型血樣就是他第二次留下的。 今年5月,湖北省紅十字骨髓庫會收到了關于劉峰與患者初配成功的再動員通知。 工作人員聯(lián)系劉峰,他爽快地答應進行高分辨檢測采樣。高分辨檢測的血樣寄出后,劉峰沒過多久就不斷向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詢問自己的血樣檢測有沒有通過,在得知高分配型成功后,他喜出望外。 劉峰配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情,在志愿隊群里被熱烈討論著。
武漢21歲大學生成功捐血造血干細胞。章晟攝 “整個志愿中隊30多個人,這兩天就有好幾個去登記入庫的,沒想到以我親身經(jīng)歷去宣傳,會取得這么好的效果。”劉峰激動地說。 干細胞采集當天,劉峰還收到了患者親手寫的感謝信。信中她稱劉峰為“陌生又熟悉的好心人”,感謝劉峰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